今天专科行者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对于大学的选择,有的学生在意的是学校的名气和社会评价,有的则更在意大学的优势和专业特色。无论受哪种因素影响,考生都需要对大学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能够理性选择。
那么应该了解大学的哪些方面呢?跟着小编来涨涨知识吧!
01、了解大学的种类

对于考生来说,每一个分数段都对应了多个院校,如果对高校的分类不够了解,那就会很难决断该去哪所学校。
我国大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综合类大学
这类大学的学科齐全,文理渗透,偏文的学科和偏理的学科实力均衡。

代表高校: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就读优势:
1.各种学术讲座丰富多彩,群体活动也多姿多样,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2.学习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因为上大学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要提升综合素质,建立人脉关系。
家长报考这类学校时,要注意:此类学校的专业非常多,假如你的孩子以低分冲进去,有可能会被调剂到孩子不喜欢的专业。
理工类大学
这类学校的优势学科是工科类和理科类,当然也有文科专业,但不是它的优势。
代表院校:
清华、国科大、上交大、浙大、中科大、西交大、同济、哈工大。
就读优势:
这类学校中有些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师范类大学
代表院校:
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华南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
就读优势:
师范大学类似于综合大学,文理渗透,办学水平较高,遗憾的是有个“师”字,很多人不爱报考,所以性价比高。
特别提醒:
建议学文科类、理学类和心理学的考生积极填报。
专业类大学
有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院校。
专业类大学,多数具有很深的行业历史背景,某一类专业很有特色,在本行业内有很高的认同度。这类大学除财经和医学类院校目前比较热而录取分数高外,其他专业院校一般录取分数不是很高。
对大学进行分类,从报考角度讲,主要是让考生一定要走对门,千万别走错门。因为不同类别
大学的学科特色差别较大,校园文化氛围截然不同。
02、了解大学的录取
从高校的录取层次上分:有一本院校、二本院校(有些省份一二本已合并)、三本院校(很多省份录取批次二三本已合并)、高职(专科)院校等。
从院校综合实力和国家扶持力度上分:有“双一流”高校、“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全国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
其中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985工程”高校全国共39所,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国际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数量更多,同样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支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一本院校每年高考招生时,在有些省(市)放在一本批次招生,而在其余省(市)放在二本批次招生,有的学校也会在多个批次都有招生计划,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搞清楚。
03、了解院校的历史沿革和归属
综合类大学
中国大学基本上是在6个阶段诞生的:
洋务运动时期: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苏州大学等;
民国时期即解放前:
如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等。
解放初期〔50-60年〕:
主要是一些专业类大学,如农、林、水、地、矿、油、财等,如华南理工大学等,以及没有大学的省份新建的大学,如内蒙古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等。
改革开放初期:
各地兴办师范类专科学校,西藏、海南也有了综合大学;
全民办教育的产业化时期:
如独立学院、民办院校等。
一般讲,建校时间越长,学校实力越强,专业特色越明显,录取批次越靠前。
特别提醒:
在了解历史沿革时,不能忽视各个大学在不同时期接纳、合并其他院校的情况。合并重组的大学,往往拥有几个互不相连的校区,新校区基本都建在郊区。不同的专业实际上分布在不同的校区。这就要求考生按照自己报考科类甄别拟报大学。一般来讲,一个学校的传统专业好于新开设专业,也好于合并专业,校名中能体现的专业好于其他专业。
了解大学的隶属
大学都是有归属的。调整后的院校基本分部属和省属两大部分。部属院校又有教育部与其他部委之分。
教育部直属的75所院校多是综合类大学、一流名牌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院校主要集中在这里。
其他部委院校多是特色鲜明的行业、专业类大学。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隶属工信部〕、大连海事大学〔隶属交通部〕。
了解院校的特色
院校名称中凡冠以定语的院校多为专业类特色鲜明的大学,如,科学、科技、理工、工业、电子、交通、矿业、石油、农业、林业、海洋、医学、外语等。目前在一本和二本批次招生的院校中,有368所院校原来具有国家部委的隶属关系,这些院校原有的隶属关系就是其现在的行业背景。
由于具有特殊的行业历史背景,它们的毕业生就业时常常受到国家部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及民营企业的青睐和重视。
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能依据院校行业背景挑大学、选专业或许能为孩子的未来就业前景打开另一条新通道!
了解院校的历史沿革和归属,家长就可以辩明学校的强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例如,很多叫某某理工大学的。这里除了教育部所属的像华南理工、大连理工、华东理工、武汉理工之外,还有属于工信部的北京理工、南京理工,剩下每个省(市)都有理工院校,有的省有好几所。如西安理工、陕西理工,这些理工院校的历史背景和特色专业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理工院校前身有的是工学院,有的是化工学院,有的是地质学院,有的是冶金学院,也有的是师范学院,历史渊源和办学特色都不一样,归属也不同。
04、了解院校的办学实力
打开每所高校的官方网站,在学校简介栏中都对本校的办学情况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信息量较大,家长往往分不清主次。从报考的角度讲,家长可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去了解大学的实力:
师资力量
主要看院士数、博导数、长江学者数、“千人计划”入选数等,这是大学实力的集中体现。
学科实力
主要看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等。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其中有无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同一重点学科的排名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
一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能直接反映这个学校在全国高校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人才的质量。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公认的权威参考依据,家长在给孩子圈定了专业方向后,可查看自己所选报学科(专业)在哪些学校属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哪些学校属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同学校的同一国家重点学科再根据排名来确定,往往能得到较高的性价比。
特别提醒: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科评估主要是按照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进行,对应到本科招生专业时在名称上不一定完全对应,考生需要搞清楚相应的学科对应的招生专业名称是什么。
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学校优先原则
以下四种情况首选学校:
1、学习成绩优秀,在省级重点中学年级排名位于前列的考生,应首选名牌综合大学,在此前提下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专业。切忌以专业定学校。因为在名牌综合大学里,即使同学对专业不满意,在入学后仍有很多转系、转专业、修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等二次选择的机会。
如果是以专业定学校,这部分同学的某些能力就可能得不到发挥,特别是选择了那些操作性很强、专业面很窄的工科专业,当想跨学科学习或转系、转专业时,便会发现由于专业的限制,困难重重。
2、学习成绩中等的考生,似乎可选择的学校数量多,专业也多为操作性很强的工科、社会科学及相关专业,机会要多于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
但事实上是,由于这部分考生为数众多,高攀不上去,低又不肯屈就,可选择的余地就变得很小了。对于这部分考生的志愿,应选择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远的名牌学校,这样可选择的余地会变得更大,竞争会小些,同时也有益于今后的发展。
3、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考生,选学校更为重要。特别是那些考试成绩在当地一般本科或专科录取批次控制线上下浮动的考生。
应当承认,这部分同学的高考竞争能力相对于前两类同学要弱一些,所以,选择一所位置较偏、所设专业又不太“热”的学校,就很有可能被录取,甚至还有可能提高一个批次录取。
每年都会有部分农业、林业、石油、地质、矿业、师范院校由于生源不足,导致降分录取,而那些处于专科分数段的第一志愿报考这类学校的本科专业的考生,则都顺利地被这些院校录取到相关的本科专业就读。
4、如果同学大学毕业后打算直接就业,可以考虑优先选学校。因为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应聘时学校的牌子相对而言显得更重要。
专业原则
以下几种情况首选专业:
1、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可供选择的学校层次相差不大时,应该将报考的重心、重点转向选择专业上。
2、在所报专业和就读学校发生矛盾时,应该优先考虑专业。因为升学最终是为了就业,选择一个毕业后能用得上、更容易就业的专业,比选择学校更重要。
3、学校各方面情况差不多时,优先考虑专业。现在有的高校实行按大类招生,同学入校后到大二或是大三才选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可优先选择学校。
4、如果大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则应该打好专业基础,为今后的长远发展目标做好规划。可能同学选择的专业所处学校的牌子不是太响亮,但是如果同学能把专业学得很好,本科就读的学校不仅不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可以为同学以后考入更好的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域原则
对于城市地域的考虑:
中国的家长是很看重大城市的,例如北京、上海、南京等,总认为到这些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极具优越性的城市读书,不仅能够接受到最好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未来就业的竞争力。这样的思路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却也同样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不是有这样的实力?这些大城市高校在录取上一再凸显“三高”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如果自己所在的是一个非平行志愿填报的省份,第一志愿的重要程度非同一般,考生和家长真该多掂量掂量,千万不要冲高冒险。
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距离换分数”原则。这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填报志愿的术语,主要针对某些考生和家长“非本省院校不上”的认识误区提出的。
那么多数孩子如果不得不去其他地方,我们可以注意选择各大地区的首府城市。如华中地区的武汉,西南地区的成都,西北地区的西安,东北的沈阳。其次是这些地区的副中心城市,如东北的大连,东南的厦门。原因非常简单,这些地方都是好大学聚集的地方,不仅都有985,211学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个大学群,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生态环境非常好。比如西安,在90年代还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而且多数是部属老牌高校(当然现在不一样了)。
重庆是原来副中心城市里最特殊的,现在是直辖市了,有一个非常好的重庆大学,还有一个有资历的西南大学,211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推荐深圳,主要是着眼未来。深圳已经超越香港,广州,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深圳大学培养了马化腾,深圳还有华为,华大基因等等,随着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开眼界,可以考虑深圳。
怎样选择大学?
对于大学的选择,有的学生在意的是学校的名气和社会评价,有的则更在意大学的优势和专业特色。无论受哪种因素影响,考生都需要对大学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能够理性选择。
那么应该了解大学的哪些方面呢?跟着小编来涨涨知识吧!
01、了解大学的种类

对于考生来说,每一个分数段都对应了多个院校,如果对高校的分类不够了解,那就会很难决断该去哪所学校。
我国大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综合类大学
这类大学的学科齐全,文理渗透,偏文的学科和偏理的学科实力均衡。

代表高校: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就读优势:
1.各种学术讲座丰富多彩,群体活动也多姿多样,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2.学习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因为上大学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要提升综合素质,建立人脉关系。
家长报考这类学校时,要注意:此类学校的专业非常多,假如你的孩子以低分冲进去,有可能会被调剂到孩子不喜欢的专业。
理工类大学
这类学校的优势学科是工科类和理科类,当然也有文科专业,但不是它的优势。
代表院校:
清华、国科大、上交大、浙大、中科大、西交大、同济、哈工大。
就读优势:
这类学校中有些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师范类大学
代表院校:
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华南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
就读优势:
师范大学类似于综合大学,文理渗透,办学水平较高,遗憾的是有个“师”字,很多人不爱报考,所以性价比高。
特别提醒:
建议学文科类、理学类和心理学的考生积极填报。
专业类大学
有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院校。
专业类大学,多数具有很深的行业历史背景,某一类专业很有特色,在本行业内有很高的认同度。这类大学除财经和医学类院校目前比较热而录取分数高外,其他专业院校一般录取分数不是很高。
对大学进行分类,从报考角度讲,主要是让考生一定要走对门,千万别走错门。因为不同类别
大学的学科特色差别较大,校园文化氛围截然不同。
02、了解大学的录取
从高校的录取层次上分:有一本院校、二本院校(有些省份一二本已合并)、三本院校(很多省份录取批次二三本已合并)、高职(专科)院校等。
从院校综合实力和国家扶持力度上分:有“双一流”高校、“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全国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
其中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985工程”高校全国共39所,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国际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数量更多,同样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支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一本院校每年高考招生时,在有些省(市)放在一本批次招生,而在其余省(市)放在二本批次招生,有的学校也会在多个批次都有招生计划,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搞清楚。
03、了解院校的历史沿革和归属
综合类大学
中国大学基本上是在6个阶段诞生的:
洋务运动时期: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苏州大学等;
民国时期即解放前:
如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等。
解放初期〔50-60年〕:
主要是一些专业类大学,如农、林、水、地、矿、油、财等,如华南理工大学等,以及没有大学的省份新建的大学,如内蒙古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等。
改革开放初期:
各地兴办师范类专科学校,西藏、海南也有了综合大学;
全民办教育的产业化时期:
如独立学院、民办院校等。
一般讲,建校时间越长,学校实力越强,专业特色越明显,录取批次越靠前。
特别提醒:
在了解历史沿革时,不能忽视各个大学在不同时期接纳、合并其他院校的情况。合并重组的大学,往往拥有几个互不相连的校区,新校区基本都建在郊区。不同的专业实际上分布在不同的校区。这就要求考生按照自己报考科类甄别拟报大学。一般来讲,一个学校的传统专业好于新开设专业,也好于合并专业,校名中能体现的专业好于其他专业。
了解大学的隶属
大学都是有归属的。调整后的院校基本分部属和省属两大部分。部属院校又有教育部与其他部委之分。
教育部直属的75所院校多是综合类大学、一流名牌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院校主要集中在这里。
其他部委院校多是特色鲜明的行业、专业类大学。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隶属工信部〕、大连海事大学〔隶属交通部〕。
了解院校的特色
院校名称中凡冠以定语的院校多为专业类特色鲜明的大学,如,科学、科技、理工、工业、电子、交通、矿业、石油、农业、林业、海洋、医学、外语等。目前在一本和二本批次招生的院校中,有368所院校原来具有国家部委的隶属关系,这些院校原有的隶属关系就是其现在的行业背景。
由于具有特殊的行业历史背景,它们的毕业生就业时常常受到国家部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及民营企业的青睐和重视。
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能依据院校行业背景挑大学、选专业或许能为孩子的未来就业前景打开另一条新通道!
了解院校的历史沿革和归属,家长就可以辩明学校的强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例如,很多叫某某理工大学的。这里除了教育部所属的像华南理工、大连理工、华东理工、武汉理工之外,还有属于工信部的北京理工、南京理工,剩下每个省(市)都有理工院校,有的省有好几所。如西安理工、陕西理工,这些理工院校的历史背景和特色专业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理工院校前身有的是工学院,有的是化工学院,有的是地质学院,有的是冶金学院,也有的是师范学院,历史渊源和办学特色都不一样,归属也不同。
04、了解院校的办学实力
打开每所高校的官方网站,在学校简介栏中都对本校的办学情况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信息量较大,家长往往分不清主次。从报考的角度讲,家长可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去了解大学的实力:
师资力量
主要看院士数、博导数、长江学者数、“千人计划”入选数等,这是大学实力的集中体现。
学科实力
主要看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等。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其中有无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同一重点学科的排名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
一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能直接反映这个学校在全国高校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人才的质量。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公认的权威参考依据,家长在给孩子圈定了专业方向后,可查看自己所选报学科(专业)在哪些学校属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哪些学校属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同学校的同一国家重点学科再根据排名来确定,往往能得到较高的性价比。
特别提醒: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科评估主要是按照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进行,对应到本科招生专业时在名称上不一定完全对应,考生需要搞清楚相应的学科对应的招生专业名称是什么。
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学校优先原则
以下四种情况首选学校:
1、学习成绩优秀,在省级重点中学年级排名位于前列的考生,应首选名牌综合大学,在此前提下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专业。切忌以专业定学校。因为在名牌综合大学里,即使同学对专业不满意,在入学后仍有很多转系、转专业、修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等二次选择的机会。
如果是以专业定学校,这部分同学的某些能力就可能得不到发挥,特别是选择了那些操作性很强、专业面很窄的工科专业,当想跨学科学习或转系、转专业时,便会发现由于专业的限制,困难重重。
2、学习成绩中等的考生,似乎可选择的学校数量多,专业也多为操作性很强的工科、社会科学及相关专业,机会要多于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
但事实上是,由于这部分考生为数众多,高攀不上去,低又不肯屈就,可选择的余地就变得很小了。对于这部分考生的志愿,应选择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远的名牌学校,这样可选择的余地会变得更大,竞争会小些,同时也有益于今后的发展。
3、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考生,选学校更为重要。特别是那些考试成绩在当地一般本科或专科录取批次控制线上下浮动的考生。
应当承认,这部分同学的高考竞争能力相对于前两类同学要弱一些,所以,选择一所位置较偏、所设专业又不太“热”的学校,就很有可能被录取,甚至还有可能提高一个批次录取。
每年都会有部分农业、林业、石油、地质、矿业、师范院校由于生源不足,导致降分录取,而那些处于专科分数段的第一志愿报考这类学校的本科专业的考生,则都顺利地被这些院校录取到相关的本科专业就读。
4、如果同学大学毕业后打算直接就业,可以考虑优先选学校。因为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应聘时学校的牌子相对而言显得更重要。
专业原则
以下几种情况首选专业:
1、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可供选择的学校层次相差不大时,应该将报考的重心、重点转向选择专业上。
2、在所报专业和就读学校发生矛盾时,应该优先考虑专业。因为升学最终是为了就业,选择一个毕业后能用得上、更容易就业的专业,比选择学校更重要。
3、学校各方面情况差不多时,优先考虑专业。现在有的高校实行按大类招生,同学入校后到大二或是大三才选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可优先选择学校。
4、如果大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则应该打好专业基础,为今后的长远发展目标做好规划。可能同学选择的专业所处学校的牌子不是太响亮,但是如果同学能把专业学得很好,本科就读的学校不仅不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可以为同学以后考入更好的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域原则
对于城市地域的考虑:
中国的家长是很看重大城市的,例如北京、上海、南京等,总认为到这些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极具优越性的城市读书,不仅能够接受到最好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未来就业的竞争力。这样的思路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却也同样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不是有这样的实力?这些大城市高校在录取上一再凸显“三高”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如果自己所在的是一个非平行志愿填报的省份,第一志愿的重要程度非同一般,考生和家长真该多掂量掂量,千万不要冲高冒险。
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距离换分数”原则。这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填报志愿的术语,主要针对某些考生和家长“非本省院校不上”的认识误区提出的。
那么多数孩子如果不得不去其他地方,我们可以注意选择各大地区的首府城市。如华中地区的武汉,西南地区的成都,西北地区的西安,东北的沈阳。其次是这些地区的副中心城市,如东北的大连,东南的厦门。原因非常简单,这些地方都是好大学聚集的地方,不仅都有985,211学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个大学群,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生态环境非常好。比如西安,在90年代还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而且多数是部属老牌高校(当然现在不一样了)。
重庆是原来副中心城市里最特殊的,现在是直辖市了,有一个非常好的重庆大学,还有一个有资历的西南大学,211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推荐深圳,主要是着眼未来。深圳已经超越香港,广州,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深圳大学培养了马化腾,深圳还有华为,华大基因等等,随着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开眼界,可以考虑深圳。
如何选择心仪的大学
高考后,考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报考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是优选专业还是学校?无论怎样,考生都要对大学以及学校专业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以下是我跟大家谈谈的如何选择心仪的大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就让我们来看看需要了解大学的哪些方面呢?
01了解大学的种类对于考生来说,每一个分数段都对应了多个院校,如果对高校的分类不够了解,那就会很难决断该去哪所学校
我国大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综合类大学
这类大学的学科齐全,文理渗透,偏文的学科和偏理的学科实力均衡。
代表高校: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就读优势:
1.各种学术讲座丰富多彩,群体活动也多姿多样,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2.学习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因为上大学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要提升综合素质,建立人脉关系。
家长报考这类学校时,要注意:此类学校的专业非常多,假如你的孩子以低分冲进去,有可能会被调剂到孩子不喜欢的专业。
理工类大学
这类学校的优势学科是工科类和理科类,当然也有文科专业,但不是它的优势。
代表院校:
清华、国科大、上交大、浙大、中科大、西交大、同济、哈工大。
就读优势:
这类学校中有些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师范类大学
代表院校:
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华南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
就读优势:
师范大学类似于综合大学,文理渗透,办学水平较高,遗憾的是有个“师”字,很多人不爱报考,所以性价比高。
特别提醒:
建议学文科类、理学类和心理学的考生积极填报。
专业类大学
有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 财经 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院校。
专业类大学,多数具有很深的行业历史背景,某一类专业很有特色,在本行业内有很高的认同度。这类大学除财经和医学类院校目前比较热而录取分数高外,其他专业院校一般录取分数不是很高。
对大学进行分类,从报考角度讲,主要是让考生一定要走对门,千万别走错门。因为不同类别
大学的学科特色差别较大,校园 文化 氛围截然不同。
02了解大学的录取从高校的录取层次上分:有一本院校、二本院校(有些省份一二本已合并)、三本院校(很多省份录取批次二三本已合并)、高职(专科)院校等。
从院校综合实力和国家扶持力度上分:有“双一流”高校、“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全国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
其中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985工程”高校全国共39所,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国际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数量更多,同样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支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一本院校每年高考招生时,在有些省(市)放在一本批次招生,而在其余省(市)放在二本批次招生,有的学校也会在多个批次都有招生计划,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搞清楚。
03了解院校的历史沿革和归属
综合类大学
中国大学基本上是在6个阶段诞生的:
洋务运动时期: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苏州大学等;
民国时期即解放前:
如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等。
解放初期〔50-60年〕:
主要是一些专业类大学,如农、林、水、地、矿、油、财等,如华南理工大学等,以及没有大学的省份新建的大学,如内蒙古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等。
改革开放初期:
各地兴办师范类专科学校,西藏、海南也有了综合大学;
全民办 教育 的产业化时期:
如独立学院、民办院校等。
一般讲,建校时间越长,学校实力越强,专业特色越明显,录取批次越靠前。
特别提醒:
在了解历史沿革时,不能忽视各个大学在不同时期接纳、合并其他院校的情况。合并重组的大学,往往拥有几个互不相连的校区,新校区基本都建在郊区。不同的专业实际上分布在不同的校区。这就要求考生按照自己报考科类甄别拟报大学。一般来讲,一个学校的传统专业好于新开设专业,也好于合并专业,校名中能体现的专业好于其他专业。
了解大学的隶属
大学都是有归属的。调整后的院校基本分部属和省属两大部分。部属院校又有教育部与其他部委之分。
教育部直属的75所院校多是综合类大学、一流名牌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院校主要集中在这里。
其他部委院校多是特色鲜明的行业、专业类大学。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隶属工信部〕、大连海事大学〔隶属交通部〕。
了解院校特色
院校名称中凡冠以定语的院校多为专业类特色鲜明的大学,如,科学、科技、理工、工业、电子、交通、矿业、石油、农业、林业、海洋、医学、外语等。目前在一本和二本批次招生的院校中,有368所院校原来具有国家部委的隶属关系,这些院校原有的隶属关系就是其现在的行业背景。
由于具有特殊的行业历史背景,它们的 毕业 生就业时常常受到国家部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及民营企业的青睐和重视。
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能依据院校行业背景挑大学、选专业或许能为孩子的未来就业前景打开另一条新通道!
了解院校的历史沿革和归属,家长就可以辩明学校的强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例如,很多叫某某理工大学的。这里除了教育部所属的像华南理工、大连理工、华东理工、武汉理工之外,还有属于工信部的北京理工、南京理工,剩下每个省(市)都有理工院校,有的省有好几所。如西安理工、陕西理工,这些理工院校的历史背景和特色专业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理工院校前身有的是工学院,有的是化工学院,有的是地质学院,有的是冶金学院,也有的是师范学院,历史渊源和办学特色都不一样,归属也不同。
04了解院校的办学实力
打开每所高校的官方网站,在学校简介栏中都对本校的办学情况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信息量较大,家长往往分不清主次。从报考的角度讲,家长可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去了解大学的实力:
师资力量
主要看院士数、博导数、长江学者数、“__”入选数等,这是大学实力的集中体现。
学科实力
主要看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等。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其中有无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同一重点学科的排名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
一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能直接反映这个学校在全国高校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人才的质量。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公认的权威参考依据,家长在给孩子圈定了专业方向后,可查看自己所选报学科(专业)在哪些学校属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哪些学校属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同学校的同一国家重点学科再根据排名来确定,往往能得到较高的性价比。
特别提醒: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科评估主要是按照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进行,对应到本科招生专业时在名称上不一定完全对应,考生需要搞清楚相应的学科对应的招生专业名称是什么。
2019志愿填报攻略
学校优先原则
以下四种情况首选学校:
1、学习成绩优秀,在省级重点中学年级排名位于前列的考生,应首选名牌综合大学,在此前提下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专业。切忌以专业定学校。因为在名牌综合大学里,即使同学对专业不满意,在入学后仍有很多转系、转专业、修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等二次选择的机会。
如果是以专业定学校,这部分同学的某些能力就可能得不到发挥,特别是选择了那些操作性很强、专业面很窄的工科专业,当想跨学科学习或转系、转专业时,便会发现由于专业的限制,困难重重。
2、学习成绩中等的考生,似乎可选择的学校数量多,专业也多为操作性很强的工科、社会科学及相关专业,机会要多于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
但事实上是,由于这部分考生为数众多,高攀不上去,低又不肯屈就,可选择的余地就变得很小了。对于这部分考生的志愿,应选择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远的名牌学校,这样可选择的余地会变得更大,竞争会小些,同时也有益于今后的发展。
3、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考生,选学校更为重要。特别是那些考试成绩在当地一般本科或专科录取批次控制线上下浮动的考生。
应当承认,这部分同学的高考竞争能力相对于前两类同学要弱一些,所以,选择一所位置较偏、所设专业又不太“热”的学校,就很有可能被录取,甚至还有可能提高一个批次录取。
每年都会有部分农业、林业、石油、地质、矿业、师范院校由于生源不足,导致降分录取,而那些处于专科分数段的第一志愿报考这类学校的本科专业的考生,则都顺利地被这些院校录取到相关的本科专业就读。
4、如果同学大学毕业后打算直接就业,可以考虑优先选学校。因为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应聘时学校的牌子相对而言显得更重要。
专业优先原则
以下几种情况首选专业:
1、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可供选择的学校层次相差不大时,应该将报考的重心、重点转向选择专业上。
2、在所报专业和就读学校发生矛盾时,应该优先考虑专业。因为升学最终是为了就业,选择一个毕业后能用得上、更容易就业的专业,比选择学校更重要。
3、学校各方面情况差不多时,优先考虑专业。现在有的高校实行按大类招生,同学入校后到大二或是大三才选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可优先选择学校。
4、如果大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则应该打好专业基础,为今后的长远发展目标做好规划。可能同学选择的专业所处学校的牌子不是太响亮,但是如果同学能把专业学得很好,本科就读的学校不仅不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可以为同学以后考入更好的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域原则
对于城市地域的考虑:
国的家长是很看重大城市的,例如北京、上海、南京等,总认为到这些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极具优越性的城市读书,不仅能够接受到最好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未来就业的竞争力。这样的思路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却也同样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不是有这样的实力?这些大城市高校在录取上一再凸显“三高”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如果自己所在的是一个非平行志愿填报的省份,第一志愿的重要程度非同一般,考生和家长真该多掂量掂量,千万不要冲高冒险。
专科行者网
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距离换分数”原则。这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填报志愿的术语,主要针对某些考生和家长“非本省院校不上”的认识误区提出的。
那么多数孩子如果不得不去其他地方,我们可以注意选择各大地区的首府城市。如华中地区的武汉,西南地区的成都,西北地区的西安,东北的沈阳。其次是这些地区的副中心城市,如东北的大连,东南的厦门。原因非常简单,这些地方都是好大学聚集的地方,不仅都有985,211学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个大学群,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生态环境非常好。比如西安,在90年代还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而且多数是部属老牌高校(当然现在不一样了)。
重庆是原来副中心城市里最特殊的,现在是直辖市了,有一个非常好的重庆大学,还有一个有资历的西南大学,211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推荐深圳,主要是着眼未来。深圳已经超越香港,广州,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深圳大学培养了马化腾,深圳还有华为,华大基因等等,随着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开眼界,可以考虑深圳。
以上就是专科行者网整理的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专科行者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